联系我们

地 址:石家庄市仓兴街39号国控糖烟酒南院
技术售后:18633039165
Q Q:1402898165
电 话:0311-89849656
传 真:0311-89849656
邮 箱:hbyrny@163.com
网 址:www.hbyrny.com
新闻资讯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水肥一体化土地增效 农民增收

时间:2018-10-25 11:01 作者:admin 点击:

       水肥一体化多年来一直是国家重点倡导和推广的农艺技术。我国水肥一体化最先从华北、东北、西北等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开始推广,在果园、蔬菜和经济作物上应用较多。2010年至2016年,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从无到有,7年时间推广面积达7000万亩。
  近年来,山东和内蒙古不断转变农业用水方式,积极尝试和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,并逐渐形成规模。施肥机的安装用来精准配药、过滤水质的装置,设备管理人员根据家玉米的情况,把每个阶段需求的水、肥、药的用量和比例都设置好,输入到了系统里。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,玉米所需的“营养餐”和“对症药”就自动喷施到了地里。
  之前,种玉米生产都是采用“一炮轰”的施肥方式,基本不追肥。播种时一次性施肥,导致前期肥料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严重,后期基本靠天等雨,养分、水分供应不足,影响籽粒灌浆。
  今年,政府补贴建起了水肥药一体化设施,一个人、一部手机,就能轻轻松松给玉米精准追肥,而且还让他少用水60%到80%、少用肥30%到50%、产量却能增加15%左右。
  大水漫灌不仅会把营养及大、中、微肥淋溶至地下,造成肥料浪费、污染地下水源,造成土壤板结,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,肥料中的氨态氮蒸发,还会污染环境。而水肥药一体化,根据玉米不同时期不同需求,精准配比肥和药,而且是直接作用在玉米根系。除此之外,还有病虫害监测的功能。
  与此同时,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也在转变农业用水方式,从今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210万亩智能灌溉项目,这种技术不仅能减少覆膜污染,还能在种植过程中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,比大水漫灌节水60%。
  今年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13000亩节水示范区搭建起了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平台,可以随时监测种植区的温度湿度,作物的生长状况,各项指标参数一目了然,让作物种植更加精准科学。
  通辽市科尔沁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,为了减少地下水消耗,当地转变农业用水方式,从2018年开始,利用三年时间,实施210万亩浅埋滴灌高效节水项目,项目区同步搭建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,打造智慧种植灌溉云平台,实施这一项目后,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由53%提高到84%以上。
  通过对土壤墒情、土壤肥力进行大数据分析,实现全自动化的灌溉系统,让工程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,实现既节水,又增产的效果。
  智慧设施应用,精准给药、给肥、给水,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、土壤施肥向作物有效区施肥转变、由数量农业向品质农业转变,示范基地积聚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,这样大数据的存储为智慧农业发展生产提供了科学的、合理的管理和生产依据。
     农业发展很重要是往生态化方向转变,不仅仅要高产,还要保护环境、保护资源,达到食品安全的目标,齐河做的工作注意到了这几方面,对大面积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供了更好的依据,我国大面积种植的都是粮食作物,我们必须想办法降低农民的投入,提高产量,并且少用农药化肥,提高农产品品质。